拼多多的新網購模式-拼多多問答電商問答
2023-01-12 | 10:30 | 發(fā)布在分類/淘寶知識 | 閱讀:41
2023-01-12 | 10:30 | 發(fā)布在分類/淘寶知識 | 閱讀:41
本文主題拼多多,拼多多假貨,拼多多問答。
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已經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掛牌交易的,股票代碼為PDD。同為電商行業(yè)巨頭,成立于1998年的京東上市之路走了16年之久;從淘寶網上線到阿里巴巴上市也歷時11年。對比之下,拼多多用了不到3年時間成長為國內電商企業(yè)巨頭之一、在競爭激烈流量日趨枯竭的電商行業(yè)另辟蹊徑成長為一家24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,創(chuàng)造國內電商企業(yè)上市最短時間記錄的拼多多堪稱奇跡。
拼多多上市后立即進入假貨、山寨、消費降級等輿論漩渦,各種質疑、負面評論紛至沓來,國家權威機構也已經開始介入拼多多約談假貨問題。總之現在關于對拼多多的假貨泛濫等輿論質疑已經很多,小編不想去湊熱鬧了,在此想分析的是拼多多成功的商業(yè)邏輯是什么?僅僅是低價和假貨能成就拼多多的奇跡嗎?拼多多要解決假貨和山寨問題應該怎么辦?未來的進化之路在何方?
一、拼多多是新網購
很多人把拼多多創(chuàng)造的神話般成長歸于假貨、低價爆款與消費降級,誠然,這可能是拼多多高速成長的部分原因,但我認為這絕不是拼多多超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。按照所謂的假貨、山寨、低價、爆款的模式來山寨拼多多,也不會出現第二個拼多多。拼多多的成功自有它本身的商業(yè)邏輯,現在這個商業(yè)邏輯很多人都看不太清楚,拼多多創(chuàng)始人黃崢給出了一個美國人都能懂的概念,認為拼多多是“Costco+迪士尼”,很多人也不是很認可。
關于拼多多的商業(yè)邏輯,現在貼的標簽也很多,除了創(chuàng)始人黃崢貼的“Costco+迪士尼”的標簽以外,還有:社交電商模式、手機團購模式、拼團砍價模式等等。拼多多身上目前有這么多標簽,有這么多爭議,恰恰說明這是一個突然高速成長的新物種,有點像是一個“摸著石頭過河撞上大運的創(chuàng)新模式”,連創(chuàng)始人都難以給出清晰地概括與描述。
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,先由表及里的分析。從表面看,目前拼多多平臺的參與者主要包括三類:主動用戶、被動用戶、賣家。主動用戶是關注價格的拼團人群,被動用戶是在微信群內與主動用戶具有熟人關系的參與人群,賣家就是大家最為詬病的提供低價爆款產品,或提供山寨和假貨的商家。
再從表面向里面看:拼多多是如爆發(fā)的?這些參與者為什么會聚集到拼多多平臺?是什么原因讓他們爆發(fā)性的齊聚拼多多平臺而不是其他的平臺呢?我們知道,對于零售來講,不管是網購電商還是實體店銷售,流量是核心,獲客成本是關鍵。沒有流量就不會有人氣,流量帶來的獲客成本高的話,大家就不回來,水往低處流嗎,哪里流量多獲客成本低,大家就會到哪里去。
傳統(tǒng)電商的商家是依靠平臺導流獲得的流量來銷售產品,早期電子商務平臺快速增長階段,平臺對入駐商家不收費用,網上入住商家流量紅利大,獲客成本很低,成就了淘寶、天貓和京東,他們充分享受了早期電商平臺快速發(fā)展的流量紅利,也是由于網上電商獲客成本遠遠低于線下商店的獲客成本,當時網上銷售高速增長,對線下實體店帶來了巨大沖擊。
隨著電子商務的高速發(fā)展,平臺規(guī)模越來越大,商家越來越多,商家分享的平臺流量就越來越難,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,需要商家通過促銷、廣告、搜索排名等手段吸引流量,帶來流量成本快速上升,商家獲客成本越來越高。當線上流量紅利減少,獲客成本高于線下門店的獲客成本時,線上電商的發(fā)展就遇到了瓶頸,開始從線上往線下延伸,線上與線下融合,從線下導流,實現了線上門店和線下實體店共享電子商務信息化的基礎設施的優(yōu)勢,大家在互聯網基礎設施上重構人貨場,推動了新零售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謝謝觀看,以后會帶來更多文章幫助各位,提高拼多多流量,提升店鋪流量與拼多多引流的方法,更多內容請關注幕思城電商網站
幕思城為您更新最近最有用的電商資訊、電商規(guī)則拼多多,拼多多假貨拼多多問答。了解更多電商資訊、行業(yè)動向,記得關注幕思城!
這個問題還有疑問的話,可以加幕.思.城火星老師免費咨詢,微.信號是為: msc496。